大连哪有做旗袍的地方-大连旗袍西装定制北京店
NE·TIGER的历程
1992年东北虎品牌正式创立,不仅引领了当时中国皮衣的流行,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顶级时尚奢侈品品牌,弥补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缺失;
1997年东北虎迅速占领奢侈品皮草的产业链高端,并成为中国第一皮草品牌;
1998年东北虎皮草旗舰店的经营面积扩大至1200多平方米,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皮草专卖店。同年,在哈尔滨冰球馆举行有7000人规模的“东北虎皮草之夜98/99皮草流行趋势发布会”,有众多明星参加;
1999年在大连的“千禧”发布会第一次把中国的皮草发布推向全球;同年,东北虎皮草在“大连国际服装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皮草服装发布会,名扬国际,并且获得了“双十佳品牌”荣誉称号;
2000年NE·TIGER在哈尔滨香格里拉举办了由孙周、叶大鹰、张铁林等(40多)众多著名导演、作家、着名主持人、影星、名模参加的“冰雪燃情派对”;东北虎皮草进驻北京,并在北京赛特大厦设立了国内首家皮草俱乐部;东北虎皮草新款貂绒哈尔滨发布会;东北虎皮草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唯一的皮草行业中国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荣誉称号;
2001年推出“虎啸京华”东北虎皮草之夜/2001年中国国际时装周颁奖典礼,并倡导将传统的业内时装发布会发展成为面向媒体和市场的发布会,引领了中国时装周发布会格局的转变;同年成功推出自有高端品牌—“NE·TIGER”,并正式将总部设立在北京;
2002年推出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式暨“花开四季”东北虎皮草之夜;同年,发布NE·TIGER东北虎皮草2002/2003国际皮草流行趋势;
2003年推出“名媛”高级晚礼服系列——中国第一个高级定制晚礼服系列,开创了中国晚礼服元年;同年,品牌发布了《中国皮草行业白皮书》,填补中国皮草行业的空白;“NE·TIGER”中国形象店成功入驻王府井高档商圈—东方新天地首层;
2004年为配合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顶级奢侈品牌的战略需要,NE·TIGER挥师上海;同年,推出“丝绸之路”国际服装服饰节—NE·TIGER高级晚装裘皮发布会,以及中国国际时装周首场发布会,暨“豹”2004-2005秋冬流行趋势发布会;
2005年NE·TIGER以“爱”为名,推出了品牌的第一个高级婚礼服系列,并率先在国内倡导将婚礼服作为爱的永恒纪念,其“要拥有,要珍藏,要传承”的理念,掀起了一场婚礼服革命;NE·TIGER东北虎皮草有限公司正式加入哥本哈根紫色俱乐部;
2006年NE·TIGER提出了“中国奢侈品复兴与新兴宣言”,并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高级定制中式婚礼服“凤”系列,结束了中国没有自主品牌高级定制婚礼服的历史;同年,在北京举办的芭莎慈善夜上捐出了一件“凤衣”,竞拍出了166666元的全场最高价,最后由国际影星周迅获得;东北虎皮草正式入驻青岛最高档的阳光百货;
2007年推出代表了华夏民族精神的国服——“锦绣国色华夏礼服”高级定制华服系列;受邀同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级的英国和荷兰的两个奢侈品展会;为丹麦王妃定制华服并举办了“丹麦王子与NE·TIGER中国之约”活动;
2008年推出“国色天香华服大典”高级华服系列,在保留“寸锦寸金”的云锦、四大名绣等手工绝艺之外,使几近失传的具有四千余年历史的“织中之圣”——缂丝在发布会上熠熠生辉,重获新生,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又一次深层挖掘和传承。同年,NE·TIGER北京公司迁新址,办公区域、高级定制工作坊、VIP私人会所全新打造成各自独立,但又相互承接关联的三位一体的艺术空间;
2009年推出“蝶扇·缘” 2010高级定制华服系列,又创新推出结绳绝艺。在结绳的材质上,NE·TIGER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培育出自明清时已名满天下、专供织造皇帝御服的珍品辑里湖丝。发布会上首次推出华服男装,实现了品牌史上又一次开创;同年,NE · TIGER携手中国流行色协会发布2010/2011年流行色趋势;
2010年由NE·TIGER创制、织造绝技堪称国宝级巅峰巨制的《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得到首都博物馆永久的珍藏;同年10月,NE·TIGER推出了“天干·地支”高级定制华服发布会,并首次将有近5000年历史的羌绣艺术运用到现代华服之上;
2011年1月,NE·TIGER作为唯一的服装品牌助力国家形象大片的拍摄,宋祖英、章子怡、张梓林等明星穿着NE·TIGER的华服出镜,而NE·TIGER的品牌创始人也是本次形象大片中中国设计师的杰出代表。NE·TIGER助力国家形象大片的拍摄,标志着品牌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更上层楼,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华服的美丽形象,而NE·TIGER的华服将继续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时尚舞台上;同年10月,上海国际时尚中心,NE·TIGER推出“唐·风”高级定制发布会,作为开幕式首秀,“唐·风”正式拉开上海时装周的大幕;由NE·TIGER主办,中国文化书院、三智道商文化书院协办的“返本开新——中华文明与中国华服”论坛在京举办。汤一介、乐黛云、王尧、余敦康、王守常、钱逊、王志远这七位在国学及文化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导师们,从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中国华服”的渊源及历史传承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华服”未来发展以及中国奢侈品文明的复兴和新兴之路——“返本开新”;10月25日,NE·TIGER推出了“唐境”高级定制华服发布会,将千年前的大唐盛景,在现代华服之上完美展现。
2012年3月8日,NE·TIGER携手全国妇联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在首都北京,为全世界女性感恩呈现“华装风姿 感谢有您”时尚华服秀。同时,NE·TIGER还特意精选了八件经典珍藏版华服(金鳞蛟龙、花开富贵、喜上眉稍、 凤衣传奇、青黛雕镂、花开并蒂、断桥残雪、唐境春华),参加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的3月8日—27日的“华装风姿· 中国百年旗袍展”。
末代皇帝溥仪的几位妃子的生平?
末代皇帝溥仪共5位妃子。
1、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2、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
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3、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父去世后,母蒋氏携三女析居花市,过平民生活。8岁时,就读于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聪颖好学,颇谙事理。
1922年,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初期,与溥仪感情尚好。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清,未果。反对溥仪投靠日本人、以图复辟大业,加之后妃争宠,与溥仪感情疏离、龃龉不断。
1931年8月,伺机脱出天津,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时间成为天字号新闻;10月,正式宣告与溥仪离婚。1932年,任教于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学,后因不堪忍受骚扰辞职,过隐居生活。
“七七事变”后,坚辞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大节不亏。抗战胜利后,生活艰辛,以糊纸盒、上街叫卖为生;后于华北日报社做校对工作。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
4、谭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溥仪的祥贵人,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
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
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但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后,22岁的谭玉龄却一命呜呼。
5、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
1957年5月与溥仪离婚,次年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黄毓庚结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长春病逝,享年73岁。
红帮文化的历史贡献
回顾红帮的发展史,其在历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兹述其要:
(一)发起了中国服装史上最富有革命意义的一次改革,揭开了中国服装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国现代服装史:在完成这一重大改革的征程中,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影响最大、最深、最久的一个服装流派——红帮。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服装改革。其中,以赵武灵王、魏孝文帝和盛唐时期的3次改革最有声势,影响最大,但所有的这些改革,无不是在传统的范围内反传统,是在不根本触动服饰上的封建主义等差观念的原则下由上而下进行的某些改良。君主所好臣民必追逐之当时服饰的流行时尚并不是源于美感和生活需求,不是自我形象、个性的展示,也不是群体认同的载体显现。《韩非子·外储说》曾描述:“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齐桓公说:他讨厌紫色。于是,“是日也,郎中奠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这虽然是带有寓言色彩的滑稽喜剧,但却是击中封建时代服装变幻的要害的。
而红帮开创的近现代服装,是在中国社会出现次重要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在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延续时间特别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条件下孕育和展开的;从一开始起,就是由下层民众中的裁缝与民主革命者共同策划的,以后改革的全部历程无不如此。从裁缝师傅到革命领袖,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一起谋构、推广和完善,不管是男装、女装.其代表作中山装、西装、旗袍,穿着者都是没有阶级、等级限制的。从大总统到平头百姓.都可以按自己的条件、意愿自由选择。自由、平等、民主精神从这里得到了体现和高扬。正因为此,这项改革才随着革命的深入而越来越广泛越深刻,红帮也因此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和一个长葆青春活力的流派,走上了一条开放型的发展道路。
(二)取众之所长是服装改革取胜的必经之路。这一规律,在红帮的改革中得到了空前有力的论证。洋为中用,古为今中,推陈出新,成为红帮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
应该说,中国服装现代化的春风,是从西方吹进来的。其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照搬,购置西方进口的服装,或向西方裁缝定做西装。这是开始阶段在外国的留学生、外交人士和商人,以及国内的极少数富有者采取的方法;二是借鉴,由中国裁缝参照西服的款式、剪裁方法和缝制技艺,按照中国人的体形、性格、生活环境,不断加以改造,使之中国化,有的完全“化”为中国民族服装,比如中山装。这是红帮等裁缝群体采取的方法。
西装,在西方也是革命的产物。它是在法国大革命后形成的。后经定型、规范,遂成为西方现代服装的主导品种,进而作为国际通用服装向全世界传播。正是在这种时代大潮中,西装传入我国。在中国社会历史大转型时期进入中国,是有其心然性的。
而引进西服,使西服中国化,正是红帮顺乎历史潮流,开拓的洋为中用的一条中国服装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中山装,是化洋为中的显例。它是受到日式西服的启发而创制的。红帮把它引进中国之后,使之彻底中国化了,使红帮再创作的成果,达到了洋为中用的极高境界。中山装几经改革,已不再是洋服了,而是中国的“国服”了。中山装的创制、完善和普及,是中国服装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它是由革命家和红帮人为创制主体,以革命气概和科学精神相结合,以我国社会改革、人民生活的新需要和新的审美趋向为依据,博纳中外,一代又代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从而使这种服装成为向传统的旧式服装挑战、中国服装走向现代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经过多元发展、大胆普及,不但成为我国现代男装最具魅力、最有代表的一种服装,而且在国际服装中独树一帜。
旗袍则是红帮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一个典范之作。发展到20世纪后期,它已走向世界,进入中西台璧的世界女装艺术宫殿。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红帮人都参与了这个女装精品的创作。它是红帮和其他裁缝集体智慧、胆识和科学精神的结晶。
旗袍,本是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袍,为了遮挡胡天的狂风飞沙暴雪,这种袍子长而宽大,是直筒式的,又称“大衫”。它无法显示女性的性感特征.缺乏女性服装的形象美,从清末起,旗袍悄然变化,辛亥革命以后,更出现了一个持续创新的历程。在具有先进服装文化素养的上海、天津、哈尔滨、大连、青岛、汉口、厦门、香港等地红帮裁缝和其他有现代意识的裁缝和服装企业,以及许多民间心灵手巧的中青年女性的共同参与下,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唐代的“水田衣”以及蒙古族女子穿着的长袍等民族服装的传统特色,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同时,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不断改进旗袍的款式、造型和剪裁、制作方法,把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入旗袍之中,成为魅力无穷的女装宝典。
如果说中山装是“西服东渐”的结晶,旗袍则是“东服西渐”的代表作。这两种中华民族的现代服装已成为中外服饰文化双向交流、互相融合的经典之作。正是它们促使互动式的中外服装文化交流驶进了快车道。
(三)红帮的历史贡献还不仅仅于此,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将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注入到服装中去。 一件衣服上要有几只口袋、袋盖的形状、纽扣的多少、领口的设计,都有独特的文化内蕴。即使是今天,红帮前人对服饰文化的精彩诠释,仍让后人们惊叹不已,受用不尽。正是有了一整套基于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又合乎中国实情的制作体系和理论体系,红帮在发展了二三十年后,已不再是个只会实干、只求实功实利的民间自发的初级流派,而是一个有理论支持、名师辈出、名店林立、著名产品不断涌现,具有良好的培训机制,在全国服装行业中独领风骚,引导中国服装艺术新潮、主潮的主导性流派。1956年,“波纬”、“雷蒙”等20多家著名的服装店从上海迁往北京,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红帮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趋势。他们无疑代表了当时中国服装界的最高水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